在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数控机床是汽车、航空、新能源等多个行业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其技术水平与产业化程度,直接关乎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扬波

  近年来,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森数控”)在机床高性能、复合化、智能化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持续缩小与进口高端设备之间的差距,部分核心指标甚至实现反超,为我国机床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注入强劲动力。近日,中国工业报对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扬波进行了深度专访。作为一名扎根实业的企业家,他从产业实践出发,深入解读国产机床如何在复合加工技术领域逐步突破国外长期垄断,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立志打破国外垄断

  中国工业报:您创立扬森数控的初衷是什么?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又如何克服?

  林扬波:2011年之前,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贸易业务,而从贸易转向工厂实体运营,才是扬森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在扬森数控创立初期,我们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差距,中国机床行业与国外相比起步晚,存在较大技术差距。虽然经过改革开放,我国数控机床国产化开始取得进步,进入行业爆发期,但市场仍呈现出“高端失守、中端竞争、低端内战”的状况。高端机床国产化率低,需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精力追赶。

  其次是市场认可,国产数控机床在高端客户市场中认同度低。客户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不敢轻易改用国产设备。面对挑战,我们以研发为基础和关键,为市场提供品质过硬的国产产品。

  以“新”赋能,向“质”发力

  中国工业报:扬森数控如今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它在数控机床领域有哪些具体体现?扬森数控在高精度数控装备研发与制造方面取得哪些成果?

  林扬波:在机床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为新作业方式,从手工机床到机械化、自动化的多轴数控机床;“质”则代表对于机床产品更高质量、稳定性和精度的追求。

  作为高端制造装备的标杆,五轴联动机床技术复杂度和加工精度代表了行业顶尖水平。2017年,扬森数控成功下线首台五轴联动机床。如今,扬森数控在五轴联动机床领域已经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立式摇篮五轴、天车五轴、卧式五轴、五轴龙门以及天车龙门五轴等多种型号,覆盖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扬森数控还积极与厦门大学等高校及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凭借这些技术成果,扬森数控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特殊需求。

  做行业的“破局者”

  中国工业报:您如何看待当前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扬森数控在行业中处于怎样地位?

  林扬波:中国机床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大而不强,但整体发展迅速,政府产业政策对机床行业的创新发展起到一定引导作用。中国机床行业在技术、市场规模上均有显著增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产销国。对于目前国内数控机床市场,一般来说,客户有2种选择:一种是便宜但不好用的国产机床,另一种是性能且价格贵的进口产品。而我们为下游厂商提供了第三种选择:媲美进口机器性能,价格略高于国产机床。目前,杨森数控基本可以做到用60%的进口机价格,达到95%-120%进口机的性能。

  中国工业报:国产机床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出较晚,缺乏充分评价和市场化应用,在市场推广时,依然存在不同程度“信任危机”。面对这一现状,扬森数控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林扬波:国产机床面临的“信任危机”是个不争的事实。破解这个问题没有捷径,只能靠脚踏实地,真正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超值的服务。我们的做法是双管齐下:

  一方面,针对高端大客户,我们先从其配套供应商切入,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取得配套商信任,从而逐步获得主机厂商认可和订单;另一方面,通过提供样机试用,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成为他们稳定的批量供应商。

  同时,我们坚持全程透明——扬森工厂永远向客户敞开。客户可以亲眼看到从原材料、加工、组装到打包发货的全过程,甚至可以在装配好的机床上当场做记号,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有不少客户在参观完生产线后表示:“这样开放的过程,让我们非常放心。”

  机床是工业耐用品,生命周期往往超过十年。除了前端的产品力,后端服务才是留住客户、赢得口碑的关键。

扬森在售后服务上投入巨大:首先,我们在全国执行“服销人员配比不低于2:1”的策略,即售后服务人员数量是销售人员的两倍以上,从根本上保障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其次,我们建立“365天×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服务人员接到需求后必须以小时为单位到达现场。更重要的是,从扬森成立至今,我们从未收取过任何售后服务费用——这已经超越制度层面,成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正如我们内部常说的:“师傅传给学生,学生再传下去”,这种服务精神早已融入扬森的血脉。也正因如此,客户给我们评价是:“扬森的机床不容易出问题,即便真有状况,他们随时都在,合作起来特别放心。”

  培养“第一流的工人”

  中国工业报:扬森数控如何构建自己的人才体系,以形成有活力、能创新的团队文化?

  林扬波:我们一直把培训当作长期重点,建立了一整套制度,比如《科技人才培养制度》《职工技能培训管理制度》,不同岗位、不同级别、不同阶段都有对应培养计划。

  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专门建立了人才库,覆盖全国优秀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骨干,坚持“按需引进、全面考核、人尽其用”的原则,吸引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人才。走进扬森数控你能感受到,我们是一支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氛围积极有活力。我一直把扬森数控看作一个平台,公司搭台,人才才是唱戏主角。我们和员工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谁雇佣谁、谁管着谁”的说法,企业真心尊重每一个人。也正因为这样,扬森人的主动性特别强——每个人都是小跑着工作,他们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主动创新、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提建议,这种自发的动力,比什么管理制度都宝贵。

  让精密制造更简单

  中国工业报:您认为,扬森数控应如何践行“让精密制造更简单”的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扬森数控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林扬波:我们企业的强项,就是能攻克关键技术和自主掌控产业链。我们一直坚持让新技术、新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打磨、持续提升,这也是我们特别看重的一条创新之路。

  目前,扬森数控积极对接证券公司,希望证券公司以上市公司的标准给扬森数控做“体检”,以此让扬森数控的发展更具规范性。做机床需要久久为功,当我们经营不动的时候,上市会成为一个好的选择,一方面,我们希望拥有股份的职业经理人,为扬森数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更希望上市能为员工们创造更大的利益收获。

  未来,我们将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深耕高端工业母机的研发制造,通过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智造标杆,推动中国制造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厦门扬森数控将持续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为基础,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让更优质的中国制造服务全人类,让更可靠的品质造福全世界。

  林扬波

  厦门扬森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七届厦门市集美区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厦门智能制造协会第三届会长,厦门理工大学硕士生企业导师,2007年成立扬森数控,以其对数控机床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带领扬森数控从贸易型企业成功转型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商。2019年获评“厦门市第四批青年创业人才”、2020当选为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第四届会长、2022年获评了“第十九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2025年获评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建设者等荣誉。